戲劇 美術 音樂 曲藝 攝影 舞蹈 民間文藝 書法 電影 雜技 電視 文藝評論

黃春萍:讓湖北漢繡走向世界

發(fā)布時間: 2021-05-07 來源: 省民協 作者: [關閉窗口]

黃春萍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得主,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傳承人,國家“非遺”刺繡評委,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北省十佳民間文化守望者,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傳承大師,曾獲楚天名匠、大城工匠、楚天技能名師、江城技能名師、汶川榮譽市民等多個榮譽稱號。

《屹立的國旗》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的漢繡項目,富有荊楚文化特點、地域民族特色,2018年列入國家振興項目,是湖北省重點發(fā)展的非遺項目之一,漢繡經過傳承人的堅守,目前已具備了一定的傳承基礎和生產規(guī)模,其發(fā)展前景和經濟效益明顯,特別是傳承人和從業(yè)人員多為女性,對帶動婦女就業(yè)具有深刻意義,同時又是傳統(tǒng)工藝項目的翹楚

在社會公益和帶動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方面,自2010年以來,錦繡坊黃春萍漢繡工作室長年面向全省貧困障礙人士免費授徒已達1000余人,幫助他們提供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和銷售平臺;通過實用技能培訓提供就業(yè)崗位、結對幫扶等途徑幫助婦女增收致富,在幫助農村貧困婦女、留守婦女、單親母親、殘疾婦女以及城鎮(zhèn)低收入婦女等重點群體,就地就近靈活就業(yè)、脫貧增收方面有突出貢獻。

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文藝繁榮與發(fā)展,賦予我們傳承人新的文化使命。在此背景下黃春萍漢繡團隊精心策劃和創(chuàng)意制作了“錦繡江城”系列漢繡文創(chuàng)藝術作品(產品)。“錦繡江城”漢繡作品是一組文創(chuàng)系列產品,她包含了黃春萍漢繡及其團隊在當前一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具有時代意義的、人文和自然美的代表性作品(產品),經過黃春萍漢繡團隊的精心策劃、制作和實施,其作品產品目前正逐步推入市場,我們堅信符合時代及其主旋律的作品產品,必將贏得市場和人民的認同。黃春萍漢繡團隊將繼續(xù)以其精湛技藝和創(chuàng)新藝術思想充分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后續(xù)產品和作品。同時必將帶動廣大婦女階層和社會參與者共同創(chuàng)作(生產),最終達到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鐵血肇端》 現收藏于辛亥革命紀念館

每一幅漢繡均為黃春萍獨一無二的原創(chuàng)作品,題材寓意深遠,有思想、有品位,構圖新穎,繡工精美絕倫,色彩和諧自然。

目前,黃春萍漢繡作品是每一位收藏家期待收藏的藝術品。

沿用至今的中國警察袖標,銀色的麥穗代表“國富”,金色的長城代表“民強”。

一、錦繡“抗疫三寶”

是以漢繡工藝形式作為產品創(chuàng)意圖形表現,底布采用生態(tài)絲綢布料,產品造型新穎,功能性強,內容包括抗疫香囊、抗疫口罩、抗疫健康眼罩三大產品系列,包裝采用三件套裝禮盒、以及單品禮盒包裝形式,主要文化元素為楚文化特色與現代時尚文化元素的融合創(chuàng)新。“錦繡抗疫三寶”內含中草藥成分,采用中科院、中國中醫(yī)藥國藥大師王琦先生,在武漢抗疫中專門為預防和抗擊新冠病毒研制的傳統(tǒng)外用中草藥配方,其主要實用價值為:

1、香囊裝配中草藥具有扶正氣,調節(jié)機體的內環(huán)境、提升免疫力;

2、其原理是通過中草藥的揮發(fā)性物質作用,芳香避穢改變病毒依附的生存環(huán)境降低接觸病毒的危險度,有明顯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作用。

3、香囊佩戴的中草藥植物揮發(fā)物質還能夠刺激人體血清 I g A I g G水平,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4、具有燥濕化濕、燥濕溫中、除痰截瘧、止嘔、解暑健脾、祛風散寒、消炎止疼、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等實用價值。

5、裝配中草藥植物袋,無毒副作用可長期使用(體弱者及孕婦慎用);如氣味減弱時需晾曬輕揉,每袋可持續(xù)使用反復三到五次,一般揮發(fā)效力秋冬季可達三個月以上,春夏季不超過三個月(每個作品裝配的藥袋有單獨的替換包裝藥袋),以便于替換使用。 “錦繡抗疫三寶”漢繡系列作品,裝配中草藥植物采用產自鄂西北山區(qū)的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歷史實踐證明良好的、地道生態(tài)中草藥植物,作為香囊原料科學配比充填,原料內含包括艾葉、蒼術、藿香、草果、冰片、十葛莆、吳茱萸等等中草藥植物。本作品產品是當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極佳的個人衛(wèi)生健康和防護功能性漢繡文創(chuàng)產品,其市場前景和廣泛帶動婦女就業(yè)增收特性非常顯著。

    二、漢繡健康家庭“公筷”套袋

     隨著武漢疫情正處常態(tài)化的新形勢下,國際衛(wèi)生組織表明,疫情還沒有完全散去,要做好個人防護和個人清潔衛(wèi)生。“病從口入”因此創(chuàng)作了系列“公筷”套袋。以楚文化為背景:繡工精美、造型簡單、攜帶方便、避免細菌交叉感染,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實用品和收藏品。

三、黃春萍新型漢繡“似繡非畫、似畫非繡”繪畫刺繡結合法—獲武漢市科學技術局2019年度武漢市職工先進操作法優(yōu)秀成果。

將傳統(tǒng)漢繡與現代書法、繪畫、篆刻、陶瓷等姊妹藝術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潤色,在傳承前輩的基礎上將一根絲線劈成128絲,開創(chuàng)了獨具特色的“融針繡、影針繡、虛實針”風格。根據作品需求,為充分體現創(chuàng)作質感,一幅繡品遠近、虛實用線粗細變化無窮。用針線表達時代,傳遞信息,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表達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的創(chuàng)新漢繡作品。

軍運會主題系列漢繡作品已成功申請版權保護。

《飛天》系列有多幅作品,萬林藝術博物館目前展出了其中三幅

20137月,在湖北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個一百”項目,由湖北省人社廳主辦的評選中獲“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

20153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在上海主辦評選全國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F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yè)技能競賽刺繡裁判。

201910月,受邀中國技能大賽(嘉興)刺繡裁判。

201910月,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大賽中,學生梁秋芬獲第二名、吳霞光獲第三名。

201812月,受邀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六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裁判長,殘疾學生王嵐獲“二等獎”,并為湖北省技能能手。

201812月,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藝術作品主題創(chuàng)作展,輔導湖北青年學院羅丹璐、翟欣分別獲“二等獎”。

20189月。受邀武漢市殘疾人聯合會2018武漢市第六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長。殘疾學生杜先姣獲“一等獎”、王嵐獲“二等獎”、吳霞光獲“三等獎”。

201712月,受邀首屆“黃石工匠”職業(yè)技能大賽刺繡裁判長。

201711月,受邀湖北省人社廳舉辦的湖北省首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刺繡裁判。

201711月,在湖北省人社廳舉辦的湖北省首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中,指導湖美學生蔡雪萍獲“二等獎”,市二輕工業(yè)學校學生姚勝蘭獲“三等獎”。

20157月,在指導殘疾學生參加中國技能競賽—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中,周海云獲“第五名”、楊君琴獲“第七名”。

20156月,中國技能大賽—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刺繡裁判。受邀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命題工作。

20116月,指導武漢市二輕工業(yè)學校漢繡班學生,在天津參加全國教育部舉辦的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系列漢繡作品榮獲全國“一等獎”。

黃春萍傳統(tǒng)漢繡代表作品《喜鵲戲牡丹》

發(fā)

一、2019年中國漢繡—經典針法圖解為湖北省簽約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扶持項目資金。

二、201512月總第216期在《文藝新觀察》中發(fā)表《從黃春萍的現代漢繡看民間工藝的大藝術》。

三、201511月總第610期在《民間文學》中發(fā)表《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藝術家巡禮》及獲獎作品。

四、20154月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5576,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42-1043\Z《湖北文化》中發(fā)表《黃春萍從繪畫藝術中找尋漢繡靈感》。

五、20117月,ISBN978-7-5409-4828-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157220號,由中共汶川縣委宣傳部、汶川縣文化體育局編著,四川民族出版社《震后汶川100個精美畫卷》中發(fā)表了《真誠心-繡國旗》及刊登漢繡作品《屹立的國旗》。

六、20115月,《文化月刊》文化遺產發(fā)表了《飛針走線刺繡情》及刊登了系列漢繡作品。

七、20095月,總第117/118期在中國西部《中國式慈善》發(fā)表了《繡紅旗—只為那一抹記憶深處溫暖的紅》。

《鏡憐》—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從事漢繡30多年,一心鉆研刺繡技術,現為國家級技能競賽刺繡類裁判。

1990年繡制的“公安”袖標獲公安部“一等獎”,并在全國沿用至今。

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災,獲“汶川縣榮譽市民”。

2010年以來,免費培訓貧困婦女、下崗女工、失獨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帶動10000多名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2015年作為精準扶貧項目,免費培訓1000多名殘疾人,并提供就業(yè)平臺,新華社評價“為殘疾人搭建漢繡夢工場”,獲“中國網事·感動2015”人物。

2016年,參加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習總書記親切接見。

2018年在武漢女子隔離戒毒所設立漢繡基地,無償培訓1800多名戒毒女性,讓她們回歸社會重拾新的生活。

2019年創(chuàng)作50幅軍運會漢繡作品,捐獻組委會收藏。

201911月入選中宣部、中國文明網“中國好人榜”。

2020年贈送河北援鄂醫(yī)療隊800多件價值幾十萬元的抗疫漢繡紀念品。在疫情期間免費為“武漢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者們買菜做飯及送飯,價值十多萬元。

2020年到十堰市房縣高橋村“結對子、種文化”漢繡培訓,進行文化扶貧、引領企業(yè)脫困。

持續(xù)通過線上、線下進行輔導,隨時和村民們互動講解漢繡針法和教授點撥。在漢繡訂單制作方面則通過視頻直播,邊打樣邊教學的形式進行。為促進高橋村漢繡產品生產性持續(xù)發(fā)展,進一步解決漢繡產品銷售市場鏈接,黃春萍率先確定制作抗疫系列產品:漢繡手帕、香囊、口罩及眼罩,目前已供不應求,十堰市及房縣多家企業(yè)紛紛下訂單,形式一片繁榮。貧困家庭、建檔立卡戶、“留守媽媽”經濟明顯增收。當地政府表示:漢繡將在房縣各個村順利展開,可謂“脫真貧、真脫貧”。

黃春萍的新漢繡,構圖緊湊,色調清新淡雅,針法以直針、齊針、摻針、虛實針為主

201912月獲湖北省人社廳評選的“湖北省首席技師”。

201911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文明網入選“中國好人”

201910月在中國婦女手工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全國手工大賽32強”。

20197月在湖北省楚風巧娘手工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201812月獲由湖北省人社廳評選的“湖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

201811月獲由武漢市總工會評選的“武漢市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

201810月獲全國教育部評選的“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20189月獲武漢市教育局評選的“武漢百姓學習星”。

20175月中國文化部評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20172月湖北省總工會、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湖北省“荊楚工匠”。

20169月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楚天名匠”。

201511月漢繡作品《香韻》,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嶺南杯”2015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20158月武漢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授予集善助殘聯盟單位。

20155月系列《楚鳳》楚繡作品,在首屆中國濰坊民間工藝博覽會上獲“金獎”。

20153月經考核由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級刺繡裁判”。

20153月正式入選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yōu)秀文藝人才庫。

20135月錦繡坊黃春萍漢繡工作室授予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201312月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聯評為首屆十佳“湖北省民間文化守望者”。

201311月湖北省人社廳在全省“六個一百”民間工藝技能大師級評比中獲“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

20139月省教育廳授予“首屆楚天技能名師”。

20129月市教育局授予“首屆江城技能名師”。

20128月湖北省文化廳授予國家級非遺漢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26月在湖北首屆非遺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中服飾“花開富貴”獲“一等獎”。

201011月在首屆中韓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中,輔導智障殘疾人李茜繡制的作品《黃鶴暢想曲》榮獲“一等獎”。

201010月參加由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市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作品“飛天”獲國家“銀獎”。

2010年7月湖北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湖北省博物館授予“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200910月,漢繡作品《屹立的國旗》榮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和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授予“汶川榮譽市民”,并列入《震后汶川100個精美畫卷》一書。

1990年至2007年,日用漢繡系列作品、裝飾漢繡系列作品曾多次獲輕工部獎項。

19906月繡制的公安袖標在公安部競選中,獲“一等獎”并在全國公安系統(tǒng)使用至今。

19893月全國計劃生育作品大賽,漢繡作品《太擠了》獲全國一等獎。題材以中國地圖外形為主,依襲傳統(tǒng)漢繡技巧,精心繡制而成。

友情鏈接

主辦單位: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技術支持:荊楚網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路翠柳街一號
聯系電話:027-68880703 留言信箱:[email protected] 郵政郵編:430071

鄂ICP備12015471號-2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2566號

黃春萍:讓湖北漢繡走向世界

發(fā)表時間:2021-05-07 來源:省民協 作者:

黃春萍,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得主,湖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漢繡傳承人,國家“非遺”刺繡評委,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湖北省十佳民間文化守望者,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傳承大師,曾獲楚天名匠、大城工匠、楚天技能名師、江城技能名師、汶川榮譽市民等多個榮譽稱號。

《屹立的國旗》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

國家級非遺代表性的漢繡項目,富有荊楚文化特點、地域民族特色,2018年列入國家振興項目,是湖北省重點發(fā)展的非遺項目之一,漢繡經過傳承人的堅守,目前已具備了一定的傳承基礎和生產規(guī)模,其發(fā)展前景和經濟效益明顯,特別是傳承人和從業(yè)人員多為女性,對帶動婦女就業(yè)具有深刻意義,同時又是傳統(tǒng)工藝項目的翹楚

在社會公益和帶動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方面,自2010年以來,錦繡坊黃春萍漢繡工作室長年面向全省貧困障礙人士免費授徒已達1000余人,幫助他們提供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和銷售平臺;通過實用技能培訓提供就業(yè)崗位、結對幫扶等途徑幫助婦女增收致富,在幫助農村貧困婦女、留守婦女、單親母親、殘疾婦女以及城鎮(zhèn)低收入婦女等重點群體,就地就近靈活就業(yè)、脫貧增收方面有突出貢獻。

新時代堅定文化自信,傳承民族文化推動文藝繁榮與發(fā)展,賦予我們傳承人新的文化使命。在此背景下黃春萍漢繡團隊精心策劃和創(chuàng)意制作了“錦繡江城”系列漢繡文創(chuàng)藝術作品(產品)。“錦繡江城”漢繡作品是一組文創(chuàng)系列產品,她包含了黃春萍漢繡及其團隊在當前一個時期創(chuàng)作的具有時代意義的、人文和自然美的代表性作品(產品),經過黃春萍漢繡團隊的精心策劃、制作和實施,其作品產品目前正逐步推入市場,我們堅信符合時代及其主旋律的作品產品,必將贏得市場和人民的認同。黃春萍漢繡團隊將繼續(xù)以其精湛技藝和創(chuàng)新藝術思想充分把握時代脈搏,不斷完善和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后續(xù)產品和作品。同時必將帶動廣大婦女階層和社會參與者共同創(chuàng)作(生產),最終達到經濟與社會效益的雙贏。

《鐵血肇端》 現收藏于辛亥革命紀念館

每一幅漢繡均為黃春萍獨一無二的原創(chuàng)作品,題材寓意深遠,有思想、有品位,構圖新穎,繡工精美絕倫,色彩和諧自然。

目前,黃春萍漢繡作品是每一位收藏家期待收藏的藝術品。

沿用至今的中國警察袖標,銀色的麥穗代表“國富”,金色的長城代表“民強”。

一、錦繡“抗疫三寶”

是以漢繡工藝形式作為產品創(chuàng)意圖形表現,底布采用生態(tài)絲綢布料,產品造型新穎,功能性強,內容包括抗疫香囊、抗疫口罩、抗疫健康眼罩三大產品系列,包裝采用三件套裝禮盒、以及單品禮盒包裝形式,主要文化元素為楚文化特色與現代時尚文化元素的融合創(chuàng)新。“錦繡抗疫三寶”內含中草藥成分,采用中科院、中國中醫(yī)藥國藥大師王琦先生,在武漢抗疫中專門為預防和抗擊新冠病毒研制的傳統(tǒng)外用中草藥配方,其主要實用價值為:

1、香囊裝配中草藥具有扶正氣,調節(jié)機體的內環(huán)境、提升免疫力;

2、其原理是通過中草藥的揮發(fā)性物質作用,芳香避穢改變病毒依附的生存環(huán)境降低接觸病毒的危險度,有明顯的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癥反應作用。

3、香囊佩戴的中草藥植物揮發(fā)物質還能夠刺激人體血清 I g A I g G水平,提高人體的免疫能力。    

4、具有燥濕化濕、燥濕溫中、除痰截瘧、止嘔、解暑健脾、祛風散寒、消炎止疼、開竅、豁痰理氣、活血散風等實用價值。

5、裝配中草藥植物袋,無毒副作用可長期使用(體弱者及孕婦慎用);如氣味減弱時需晾曬輕揉,每袋可持續(xù)使用反復三到五次,一般揮發(fā)效力秋冬季可達三個月以上,春夏季不超過三個月(每個作品裝配的藥袋有單獨的替換包裝藥袋),以便于替換使用。 “錦繡抗疫三寶”漢繡系列作品,裝配中草藥植物采用產自鄂西北山區(qū)的中國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和歷史實踐證明良好的、地道生態(tài)中草藥植物,作為香囊原料科學配比充填,原料內含包括艾葉、蒼術、藿香、草果、冰片、十葛莆、吳茱萸等等中草藥植物。本作品產品是當前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極佳的個人衛(wèi)生健康和防護功能性漢繡文創(chuàng)產品,其市場前景和廣泛帶動婦女就業(yè)增收特性非常顯著。

    二、漢繡健康家庭“公筷”套袋

     隨著武漢疫情正處常態(tài)化的新形勢下,國際衛(wèi)生組織表明,疫情還沒有完全散去,要做好個人防護和個人清潔衛(wèi)生。“病從口入”因此創(chuàng)作了系列“公筷”套袋。以楚文化為背景:繡工精美、造型簡單、攜帶方便、避免細菌交叉感染,是每個家庭不可缺少的實用品和收藏品。

三、黃春萍新型漢繡“似繡非畫、似畫非繡”繪畫刺繡結合法—獲武漢市科學技術局2019年度武漢市職工先進操作法優(yōu)秀成果。

將傳統(tǒng)漢繡與現代書法、繪畫、篆刻、陶瓷等姊妹藝術相結合,以針代筆,以線潤色,在傳承前輩的基礎上將一根絲線劈成128絲,開創(chuàng)了獨具特色的“融針繡、影針繡、虛實針”風格。根據作品需求,為充分體現創(chuàng)作質感,一幅繡品遠近、虛實用線粗細變化無窮。用針線表達時代,傳遞信息,創(chuàng)作出一系列表達時代精神、 民族精神的創(chuàng)新漢繡作品。

軍運會主題系列漢繡作品已成功申請版權保護。

《飛天》系列有多幅作品,萬林藝術博物館目前展出了其中三幅

20137月,在湖北省委組織部人才工作重心下移“六個一百”項目,由湖北省人社廳主辦的評選中獲“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

20153月,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在上海主辦評選全國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F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職業(yè)技能競賽刺繡裁判。

201910月,受邀中國技能大賽(嘉興)刺繡裁判。

201910月,湖北省民間工藝技能大賽中,學生梁秋芬獲第二名、吳霞光獲第三名。

201812月,受邀湖北省殘疾人聯合會2018年湖北工匠杯技能大賽—第六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大賽裁判長,殘疾學生王嵐獲“二等獎”,并為湖北省技能能手。

201812月,第二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藝術作品主題創(chuàng)作展,輔導湖北青年學院羅丹璐、翟欣分別獲“二等獎”。

20189月。受邀武漢市殘疾人聯合會2018武漢市第六屆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裁判長。殘疾學生杜先姣獲“一等獎”、王嵐獲“二等獎”、吳霞光獲“三等獎”。

201712月,受邀首屆“黃石工匠”職業(yè)技能大賽刺繡裁判長。

201711月,受邀湖北省人社廳舉辦的湖北省首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刺繡裁判。

201711月,在湖北省人社廳舉辦的湖北省首屆民間工藝技能大賽中,指導湖美學生蔡雪萍獲“二等獎”,市二輕工業(yè)學校學生姚勝蘭獲“三等獎”。

20157月,在指導殘疾學生參加中國技能競賽—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中,周海云獲“第五名”、楊君琴獲“第七名”。

20156月,中國技能大賽—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刺繡裁判。受邀第五屆全國殘疾人職業(yè)技能競賽命題工作。

20116月,指導武漢市二輕工業(yè)學校漢繡班學生,在天津參加全國教育部舉辦的職業(yè)技能大賽中,系列漢繡作品榮獲全國“一等獎”。

黃春萍傳統(tǒng)漢繡代表作品《喜鵲戲牡丹》

發(fā)

一、2019年中國漢繡—經典針法圖解為湖北省簽約制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扶持項目資金。

二、201512月總第216期在《文藝新觀察》中發(fā)表《從黃春萍的現代漢繡看民間工藝的大藝術》。

三、201511月總第610期在《民間文學》中發(fā)表《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藝術家巡禮》及獲獎作品。

四、20154月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5-5576,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42-1043\Z《湖北文化》中發(fā)表《黃春萍從繪畫藝術中找尋漢繡靈感》。

五、20117月,ISBN978-7-5409-4828-3中國版本圖書館CIP數據核字(2011)第157220號,由中共汶川縣委宣傳部、汶川縣文化體育局編著,四川民族出版社《震后汶川100個精美畫卷》中發(fā)表了《真誠心-繡國旗》及刊登漢繡作品《屹立的國旗》。

六、20115月,《文化月刊》文化遺產發(fā)表了《飛針走線刺繡情》及刊登了系列漢繡作品。

七、20095月,總第117/118期在中國西部《中國式慈善》發(fā)表了《繡紅旗—只為那一抹記憶深處溫暖的紅》。

《鏡憐》—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

從事漢繡30多年,一心鉆研刺繡技術,現為國家級技能競賽刺繡類裁判。

1990年繡制的“公安”袖標獲公安部“一等獎”,并在全國沿用至今。

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災,獲“汶川縣榮譽市民”。

2010年以來,免費培訓貧困婦女、下崗女工、失獨家庭、殘疾人等弱勢群體,帶動10000多名婦女創(chuàng)業(yè)、就業(yè)。

2015年作為精準扶貧項目,免費培訓1000多名殘疾人,并提供就業(yè)平臺,新華社評價“為殘疾人搭建漢繡夢工場”,獲“中國網事·感動2015”人物。

2016年,參加中國文聯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受到習總書記親切接見。

2018年在武漢女子隔離戒毒所設立漢繡基地,無償培訓1800多名戒毒女性,讓她們回歸社會重拾新的生活。

2019年創(chuàng)作50幅軍運會漢繡作品,捐獻組委會收藏。

201911月入選中宣部、中國文明網“中國好人榜”。

2020年贈送河北援鄂醫(yī)療隊800多件價值幾十萬元的抗疫漢繡紀念品。在疫情期間免費為“武漢雷神山醫(yī)院”的建設者們買菜做飯及送飯,價值十多萬元。

2020年到十堰市房縣高橋村“結對子、種文化”漢繡培訓,進行文化扶貧、引領企業(yè)脫困。

持續(xù)通過線上、線下進行輔導,隨時和村民們互動講解漢繡針法和教授點撥。在漢繡訂單制作方面則通過視頻直播,邊打樣邊教學的形式進行。為促進高橋村漢繡產品生產性持續(xù)發(fā)展,進一步解決漢繡產品銷售市場鏈接,黃春萍率先確定制作抗疫系列產品:漢繡手帕、香囊、口罩及眼罩,目前已供不應求,十堰市及房縣多家企業(yè)紛紛下訂單,形式一片繁榮。貧困家庭、建檔立卡戶、“留守媽媽”經濟明顯增收。當地政府表示:漢繡將在房縣各個村順利展開,可謂“脫真貧、真脫貧”。

黃春萍的新漢繡,構圖緊湊,色調清新淡雅,針法以直針、齊針、摻針、虛實針為主

201912月獲湖北省人社廳評選的“湖北省首席技師”。

201911月中央宣傳部、中央文明辦、中央文明網入選“中國好人”

201910月在中國婦女手工創(chuàng)業(yè)創(chuàng)新大賽中獲“全國手工大賽32強”。

20197月在湖北省楚風巧娘手工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

201812月獲由湖北省人社廳評選的“湖北省技能大師工作室”。

201811月獲由武漢市總工會評選的“武漢市職工創(chuàng)新工作室”。

201810月獲全國教育部評選的“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20189月獲武漢市教育局評選的“武漢百姓學習星”。

20175月中國文化部評為“國家高級工藝美術師”。

20172月湖北省總工會、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湖北省“荊楚工匠”。

20169月中共湖北省委組織部、 湖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評為“楚天名匠”。

201511月漢繡作品《香韻》,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廣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主辦的“嶺南杯”2015中國(廣東)民間工藝博覽會上榮獲“金獎”。

20158月武漢市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授予集善助殘聯盟單位。

20155月系列《楚鳳》楚繡作品,在首屆中國濰坊民間工藝博覽會上獲“金獎”。

20153月經考核由中國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評為“國家級刺繡裁判”。

20153月正式入選湖北省文聯中青年優(yōu)秀文藝人才庫。

20135月錦繡坊黃春萍漢繡工作室授予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生產性保護示范基地。

201312月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聯評為首屆十佳“湖北省民間文化守望者”。

201311月湖北省人社廳在全省“六個一百”民間工藝技能大師級評比中獲“湖北省首席民間工藝技能傳承大師”。

20139月省教育廳授予“首屆楚天技能名師”。

20129月市教育局授予“首屆江城技能名師”。

20128月湖北省文化廳授予國家級非遺漢繡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20126月在湖北首屆非遺創(chuàng)意設計大賽中服飾“花開富貴”獲“一等獎”。

201011月在首屆中韓殘疾人文化藝術交流中,輔導智障殘疾人李茜繡制的作品《黃鶴暢想曲》榮獲“一等獎”。

201010月參加由文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在濟南市主辦的“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會”。作品“飛天”獲國家“銀獎”。

2010年7月湖北省文學藝術屆聯合會、湖北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湖北省美術家協會、湖北省博物館授予“湖北省工藝美術大師”

200910月,漢繡作品《屹立的國旗》榮獲第九屆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和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授予“汶川榮譽市民”,并列入《震后汶川100個精美畫卷》一書。

1990年至2007年,日用漢繡系列作品、裝飾漢繡系列作品曾多次獲輕工部獎項。

19906月繡制的公安袖標在公安部競選中,獲“一等獎”并在全國公安系統(tǒng)使用至今。

19893月全國計劃生育作品大賽,漢繡作品《太擠了》獲全國一等獎。題材以中國地圖外形為主,依襲傳統(tǒng)漢繡技巧,精心繡制而成。

湖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技術支持:荊楚網

地址: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東湖路翠柳街一號 郵政郵編:430071

聯系電話:027-68880703 留言信箱:[email protected]

鄂ICP備12015471號-2

国产a毛片高清日日夜,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果冻传媒,怡春院怡红院国产a∨,国产免费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